除了是枝裕和,纽约也有寻常巷陌的少年与友谊
翻译 | 胡旻旻(蒙彼利埃)
编辑 | 凯琳(天津)
编者按:艾拉·萨克斯(Ira Sachs)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他并不是一位新导演,从九十年代至今,他已拍摄不下六部作品,其中《蓝色的40道阴影》荣获2005年圣丹斯电影节最佳剧情片,《点亮灯光》荣获第62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比起这些有距离感的荣誉,他的电影却总是如此平易近人、细腻、温柔地描摹着美国家庭生活中男男女女。尤其是他对同性恋非奇观,日常化的一系列书写已经使他在欧美的批评界享有盛誉。今年他的新片《小小人》超脱了狭隘的同性感情,而把镜头对准了纽约街头的一对少年之间的友谊。既然是枝裕和新片《比海更深》目前占据了深焦口碑榜第一的位置,我们的读者何不拓宽一下自己的视野,感受这份来自纽约电影人的爱与温情。今日第一格推送,来自《电影手册》对导演萨克斯新片的专访。同时,我们也把导演之前的作品安利给大家,今天第三格是深焦特约撰稿人赛珞璐为导演前作《爱很怪》影评,《爱很怪》也是《电影手册》2014年年度第八名。
本文原载于《电影手册》第725期
采访人:Nicolas Elliott,7月14日,纽约
《电影手册》:《小小人》这部电影的起源是什么呢?
艾拉·萨克斯:完成了《点亮灯光》(2012),这部其中主人公处于20~30岁之间的电影,和讲述两个70岁男人的故事的《爱很怪》(2014)之后,我们想以成年人的视角讲述童年的故事,非常严肃地探讨这第三种年龄段的状态。和之前一样,我和毛里西奥·扎克瑞亚斯(Mauricio Zacharias,本片的另一位编剧——译者注)从一些电影和生活开始讨论:我们想到了小津安二郎,并看了有孩子们赌气抗议部分的《早安》(1959)和《我出生了,但……》(1932)。
我们剧本创作时的任务,就是找到今天孩子们做出这种抗议的正当理由。那个时候,在里约,毛里西奥的家人们正试图驱逐在他们的房产中开店的一位女士。毛里西奥给我讲了很多细节,比如她甚至在事态发展到对峙法庭时,还在为店铺招人。
这是个非常戏剧化的故事,而又颇具深意;我当时就意识到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所以就是从遇到《我出生了,但……》,和这个一个家庭把另一个家庭赶上街头的故事开始的。我们让这两个家庭在经济水平上相差不大,因为这不是一个讲述贵族与穷人的故事,而是关注在中产阶级之中的矛盾。电影的故事张力固然重要,而情感上的悬念也是必不可缺的。
《电影手册》:在《小小人》中,我们还发现那些两个少年的充满阳光的镜头,对《爱很怪》的结尾进行了回应。尽管影片中的经济和社会现实都很艰难,您对少年人的关注却展现出一种乐观的情绪。
艾拉·萨克斯:童年中有无数的美好和温柔——这是电影表现得很好的事物之一,有时候我觉得只有电影能做到这一点。我一直都想做一部关于孩子的影片。厄斯塔什的《我的小情人》(1974)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赤裸童年》(1968)更是对《小小人》的视觉设计影响深远。我和我的首席摄影师奥斯卡·杜兰都很受这种使用中景镜头的的工作方式的震撼。我在尝试比《爱很怪》中感性的方式,更加严肃的美学。我把《小小人》看做是一部有着干净画面的现代电影:留白,没有过多的藻饰。
《电影手册》:戏剧的点子从哪里来的呢?
艾拉·萨克斯:在挑选演员的时候,我一直在尝试了解这些即将出演我的电影的演员们的真实模样。我们本来写的是,两个男孩中,托尼,跳卡波耶拉舞(一种具有战斗、力量色彩的巴西舞蹈——译者注),但当我们把演员迈克尔·巴尔别带到卡波耶拉课上时,才发现根本行不通。但他告诉我,他在上戏剧课。我在孟菲斯的时候给孩子们上过戏剧课,这勾起了我一些非常温暖的回忆,也让我意识到的戏剧世界里乌托邦式的特质:它是对社会等级、种族、性取向都非常包容的一个地方,而这一点,我之后也再没有在成人世界里遇到过。
当孩子们聚在一起参加某些集体活动时,他们之间对这种差别的意识,比成年人要淡很多。而这正是这部电影想探讨的:对这种差异的察觉。因此我们也试图重塑这一世界:让迈克尔现实中的戏剧课老师来饰演这一角色。而戏剧课上的孩子们也都真的来自一个布鲁克林的戏剧课程,从他们的脸上能看见来自那个街区的气质。
在我选定了这两个男孩之后,我分别把西奥·泰普里兹(Theo Taplitz)和迈克尔·巴尔别(Michael Barbieri)看成是布列松和斯科塞斯的演员。我确实曾经计划用他们来展现这一面。如果迈克尔能成为一个乔·佩西(Joe Pesci),那就应该不时给他完全的自由,而戏剧课程就是他展现真正自我的一个场合。在所有电影中,我都会给予一些场景某种自由,减少人为性的电影叙事,使这种感觉渗透到影片剩下的部分里:这时候电影几乎与现实相融。
迈克尔玩的游戏也是自然而然想到的,然后我就鼓励他这样做,那就是他自己。而西奥则有着一种观察者的形象,他是一个内敛的孩子。无论多么优秀的演员,他们都很清楚他们需要尽可能快地去进入状态。而这对于他们而言不是问题,因为他们正在这个年纪。我清楚这是一个性觉醒之前朦胧的故事,所以我需要这样在进入青春期之前的孩子们。如果西奥的角色是一个更幼小的孩子,或者更加成熟的人来扮演,那么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
《电影手册》:您在剪辑的时候是否删掉了很多镜头呢?
艾拉·萨克斯:是的。剪辑没有花太长时间,但却非常艰难。因为这个故事是非常细致的,所以我们需要为它提炼出质朴而有力的表现形式。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地删改、剔除,直至留下精华的部分,而不是离题太远。
这部电影就会像一个回环的飞球:从一片大图景中展开,而结尾时则极大地收紧了主题。这也是一个小故事,所以我们担心如果讲得不好,它就变得毫无意义。当我们讲述一些隐秘的故事时,总冒着一些风险。这是一种神奇的压力,因为一旦成功,其效果是洪水一般巨大而震撼的。
对于电影里的人物来说,这个故事造就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某些事情。在讲述故事时,我们要同时怀有非凡的耐心和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有时也需要一点担忧。这样就可以了。我把这部电影看做是一个对“个人电影”的经济角度上的完美隐喻。我喜欢用“个人”,而不是“独立”这个词。
如果我们把利奥诺的店理解成“个人电影”工作者的情况,我们就会明白,从经济上来说,它根本就不能挣钱。我是在拍了七部长片,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电影产业中的位置之后,怀着对资本主义严肃性的尊重,才这样说的。讨论经济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我工作里的重要话题之一。我之所以能成为电影工作者并以此为生,就是因为我一开始就对金钱的问题严肃以待。我的电影都走在相同的道路上,《点亮灯光》也许没有这么明显,但《爱很怪》却是毫无疑问的。对于我来说,《爱很怪》和《小小人》都更多是透过房产讲述经济问题的电影。
《电影手册》:《小小人》中有一些特别残酷的部分。商店一关门之后,利奥诺和她的儿子就从电影中消失了。这很让人困惑。我们想知道这是一个现实主义手法吗,还是因为他们不如其他人物重要?
艾拉·萨克斯:剧本上的电影结尾是不一样的。我们写了一个好莱坞式的结尾,但在拍摄时,这个结尾与故事悲伤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我们不可能调和所有的这些差异、这些悲剧和他们失去的一切。但我认为结尾时,我们对托尼和杰克的情况都很了解。尽管不知道利奥诺的遭遇如何,但我们可以想象。我们也知道了她的儿子一直都在那所天主教的学校里。我认为这部电影展现了两个孩子之间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电影的结尾受到威廉·麦克斯韦尔的《再见,明天见》启发。我们本来准备了两种结尾;其中一个源自乔治·罗伊·希尔的《黛绿年华》:两个社会阶层不同的少年朋友,最后因为成人之间的矛盾而被迫分开。作为一部好莱坞式的电影,这种困境就会在最后一幕中得到解决。另一个结尾则来自麦克斯韦尔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俄亥俄州里两个男孩子的友谊是如何被一位成年女士给毁掉的故事。在最后,他们相逢不语。《小小人》最后的场景是属于杰克,也是属于我的:因为我在杰克身上投诸了一部分的自己。当然我也没有忘记托尼。
《电影手册》:这不光是放弃或者忘记的问题。当我们看见托尼身着校服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他留在了原来的位置,而杰克则正如他父亲所保证的那样,进入了拉瓜迪亚学校(一所由美国政府支持的艺术学校——译者注)。这里是否有一种社会等级歧视呢?
艾拉·萨克斯:这些问题正是电影的核心。我丈夫在十岁的时候和他妈妈一起来到纽约,他们是布鲁克林的意大利街区里唯一的厄瓜多尔人。他就是在那里开始画画,并被拉瓜迪亚录取的。对于他来说,这肯定是要付出很多艰辛的,但他最终跨越了社会等级中的栅栏。同时我也认为,成为同性恋这件事,也给予了我们某种流动性。这是我的电影《少男情狂》(1996)中的主题,里面一个越南人角色对Blanc说:“你认为如果你没在船上,我就能登船吗?”其实有很多跨越社会阶层栅栏的途径,但对于我来说,他们不一定和实现美国梦相关。这是一种惯性,相比于对野心和志愿的追问,它更为复杂。
《电影手册》:您有设想过店关门之后,利奥诺的遭遇吗?
艾拉·萨克斯:是的,但是剪辑时我们又不再担心故事过于残酷直接了,这是仔细研究过。剧本的结尾,托尼和杰克在博物馆的台阶上重逢,他们相互争执,但最后又言归于好了。利奥诺在房地产行业工作,杰克有了一个伙伴,而托尼则去非洲探望他的父亲。但那是我拍摄电影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光之一:演员们没有办法表现出这一场景,原因很简单,这个部分和电影太不搭了。这个部分的构想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我对市场的一些焦虑。市场是如何影响我们作为电影工作者的选择的呢?我可以告诉你如果只关注市场,我不一定会让宝琳娜·加西亚(Paulina Gracia)这样一个智利演员来担任主演。但是市场确实影响着我们的每个决定,而没有人例外。
《电影手册》:另外,这部电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讲述故事却不刻意表明;杰克对于托尼来说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却没有刻意去刻画这一点。
艾拉·萨克斯:选定西奥·泰普里兹的那一刻起,我就清楚地知道我不能代替他做出决定。如果我要求他更明确地表现出他本人并没有的性向,这部电影就会变得过于刻意了。为了避免展现这种有意识,甚至是无意识的渴望,这部电影更倾向于讲述我自己在这个年纪时的友情故事。而情欲的内容则不存在其中,至少友情中的爱欲应该是发乎自然的。我的渴望在童年世界之外,那时候我为成年男性着迷,而不是小男孩们。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正在组织我的一个电影作品回顾展,我也开始把这些电影看作一个漫长的历程。同时,我也意识到杰克在《小小人》结尾中所达到的状态,和《少男狂情》开头中那个青少年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这意味着,今天我看东西的方式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了:作为同性恋艺术家,《少男狂情》那个时期是充满痛苦的;而《小小人》虽然现实,但并不黑暗。
《电影手册》:一部分是因为您观察孩子们时温暖澄澈的视角,和杰克与托尼之间自然的友谊。
艾拉·萨克斯:我想这也是因为除了成年人的压力之外,没有任何外界力量来打击他们。我们渐渐意识到,这部电影是在情感充沛的童年和内心紧闭的成人世界之间一个真正的较量。而这场战斗被搬上了银幕。孩子们的形象由于一部分的即兴表演和不断地运动,显得活力十足。而成年人的场景,则因为停滞的动作,给人一种封闭感,是痛苦的。
《电影手册》:您的这部电影把雷诺阿的名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chacun a ses raisons)诠释得很好。
艾拉·萨克斯:您是第二个对我这样说的人!我在导演《小小人》之前并不知道这句话。我曾经希望MOMA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回顾展的标题,但他们拒绝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是的,但是利奥诺如此计无可施之下竟然向布莱恩·贾汀说起了她所知道的四个真相,尤其是她与他父亲的谈话。起初甚至更坏,但这种内容我们在剪辑时删掉了。宝琳娜如此现实但又非常夸张的手段,使我想起了蒂娜·高逊(Dina Korzun)在《蓝色的40道阴影》中的部分。她不怕把事情闹大(Elle n'a pas peur de faire grand)。
宝琳娜也懂得这个故事:当她一出场,画面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她使人们意识到,故事中存在着不幸。很长时间里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但她一出现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一点。她使我们看见看见远处的阴影。宝琳娜和我,很快就对我们对利奥诺的缺点的爱和理解达成了一致。她并不担心这些缺点,尽管有的人觉得利奥诺不够善良。但我认为这就像我们看的真人秀一样,总会有几乎像恶魔附体了一样的坏人。而通常在故事结尾,真相才能大白。宝琳娜就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她非常了解她的角色,几乎和她融为了一体。
格雷戈·金尼尔(Greg Kinnear),布莱恩的扮演者,他简直不可思议:他在工作中从不犯错。他和詹妮弗·艾利(Jennifer Ehle)的合作扮演的父母的角色非常顺畅,这也使得故事进行得良好。皮亚拉完美应对的挑战,也是我们在制作影片时所要面临:在他的构图中,我们总能感受到画面之外的一些事。我拍电影的时候始终考虑着这一点,而我讲故事的方式也受其影响。如何展现在我们记录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我们选择的角色之外还有其他人呢?我们在确定了,在哪些信息向公众展示,而哪些内容留作私人的基础之上,才进行表演。因为我认为艺术也是需要清晰脉络的。
《电影手册》:《小小人》作为“纽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分,您今天回过头来是如何看待的呢?
艾拉·萨克斯:这三部是在不断变化的,当然,也非常幸运。最开始完全没有想到,我可以在如此长的时间周期里来制作这些电影。在我更年轻的时候,我的事业更多只是一个念头而已。
我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长片之间相隔了九年。今天的电影经济更加糟糕了,但我有了我自己谋得投资的方法,这些途径和好莱坞毫无关系,而好莱坞的大门也几乎不向我的电影类型敞开。毛里西奥和我正在为HBO两部电视电影、一部蒙哥马利·克里夫特的传记片,和一部改变自提摩西·墨菲的小说的迷你剧撰写剧本。总得来说,我在这些工作上是与他人合作的。这些项目可能来源于我,但绝不是独立完成的电影。当然还有其他打算,我也会试一试。我们还在写一个长篇故事,一个家庭故事,但发生在山村里,而不是在纽约。我想如果经济上的更宽裕一点,我会直接继续拍摄“个人电影”。
- FIN -
纽约一月艺术放映影讯
整理 | Yue(纽黑文)
1. Film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
• 1/4-9:“照亮月光”(Illuminating Moonlight)系列,放映对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拍摄《月光男孩》(Moonlight,2016)有所启示的影片,包括詹金斯前作《忧郁的解药》(Medicinefor Melancholy, 2008)、克莱尔·德尼(Claire Denis)《军中禁恋》(Beau Travail, 1999)、大岛渚(Nagisa Ôshima)《御法度》(Gohatto, 1999)、王家卫《春光乍泄》(HappyTogether, 1997)、查尔斯·伯内特(Charles Burnett)《杀羊人》(Killer of Sheep, 1977)、卡洛斯·雷加达斯(Carlos Reygadas)《寂静之光》(SilentLight, 2007)和侯孝贤《最好的时光》(ThreeTimes, 2005)
• 1/11-24:纽约犹太电影节(NewYork Jewish Film Festival),包括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制片人》(The Producers, 1968)50周年纪念放映和致敬娃雷斯卡·基尔特(Valeska Gert)单元
• 1/13上映:尤金·格林(Eugène Green)《约瑟夫之子》(TheSon of Joseph, 2016)
• 1/26-31:新拉丁美洲电影(Neighboring Scenes: New Latin American Cinema)影展,包括格劳贝尔·罗恰(Glauber Rocha)《痛苦的大地》(Terra em Transe, 1967)50周年放映
• 1/27上映:阿兰·吉罗迪(Alain Guiraudie)《保持站立》(StayingVertical, 2016)
2. Museumof Modern Art (MoMA)
• 至1/6:迪诺·里西(Dino Risi)回顾展,包括《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In nomedel popolo italiano, 1971)、《女人香》(Profumo di donna, 1974)和《失落的灵魂》(Animapersa, 1977)等
• 至1/12:2016年新片精选系列,包括詹金斯《月光男孩》(Moonlight)、达米安·沙泽勒(Damien Chazelle)《爱乐之城》(La LaLand, 2016)、延尚昊《釜山行》(Trainto Busan, 2016)、杜琪峰《三人行》(Three,2016)、阿米尔·纳得瑞(Amir Naderi)《山》(Monte, 2016)和詹姆斯·夏慕斯(James Schamus)《愤怒》(Indignation,2016)
• 1/13-26:“残酷、非同寻常的喜剧:棍棒喜剧年代的惊人短片”(Cruel and Ununsual Comedy:Astonishing Shorts from the Slapstick Era)影展
• 至1/27:意大利银幕女神(LeGrandi Donne)系列,包括罗西里尼(RobertoRossellini)《罗马,不设防的城市》(Roma,città aperta, 1945)、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豹》(Il gattopardo, 1963)、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昨日、今日、明日》(Ieri, oggi e domani, 1963),以及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大路》(Lastrada, 1954)和《朱丽叶与魔鬼》(Giulietta degli spiriti, 1965)
• 1/27-2/4:“永远的李小龙”影展,包括《精武门》(Fist ofFury, 1972)、《死亡游戏》(Game ofDeath, 1978)、《唐山大兄》(The BigBoss, 1971)和《猛龙过江》(The Wayof the Dragon, 1972)四部4k修复版,以及《龙争虎斗》(Enterthe Dragon, 1973)为期一周的放映
3. IFCCenter
• 12/28上映:望月智充(TomomiMochizuki)《听到涛声》(OceanWaves, 1993),吉卜力工作室首部非宫崎骏和高畑勋制作的影片,最新4k修复版
• 12/30-1/5:王男栿《海南之后》(Hooligan Sparrow, 2016)
4. FilmForum
• 12/28-1/3:《卡萨布兰卡》75周年纪念,35mm胶片版放映
• 1/4-1/12:马塞尔·帕尼奥尔(Marcel Pagnol)“马赛三部曲”《马里乌斯》(Marius, 1931)、《芬妮》(Fanny, 1932)和《塞萨尔》(César, 1936)最新4k修复版,有四次三部连映
• 1/13-19:路易吉·皮兰德娄生辰150周年(Pirandello 150)系列放映,包括塔维亚尼兄弟(PaoloTaviani and Vittorio Taviani)《卡奥斯》(Kaos,1984)和《你在笑》(Tu ridi,1998),以及马克·贝罗奇奥(Marco Bellocchio)《亨利四世》(EnricoIV, 1984)和《难以抗拒的温柔》(TheNanny, 1999)
• 1/18-1/31:托尼·帕尔默(TonyPalmer)《莱昂纳德·科恩:线上孤鸟》(LeonardCohen: Bird on a Wire, 1974/2010)
• 1/20-2/2:朱利恩·杜维威尔(JulianDuvivier)《惊惧》(Panique,1947),改编自乔治·西默农(Georges Simenon)小说,最新修复版
5. AnthologyFilm Archives
• 1月:必看电影(EssentialCinema)单元,包括让·雷诺阿(Jean Renoir)《游戏规则》(TheRules of the Game, 1939)、罗西里尼(RobertoRossellini)《圣弗朗西斯之花》(TheFlowers of St. Francis, 1949)和莱妮·里芬施塔尔(Leni Riefenstahl)《意志的胜利》(Triumphof the Will, 1934-35)
• 1/20-24:“不快大厦揭幕:选举疗伤”(Inauguration of theDispleasure Dome: Coping with the Election)系列,包括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登龙一梦》(A Facein the Crowd, 1957)、凯文·布朗洛 / 安德鲁·莫罗(Kevin Brownlow / Andrew Mollo)《纳粹暴行录》(ItHappened Here, 1965)和彼得·沃特金斯(Peter Watkins)《惩罚公园》(PunishmentPark, 1971)等
6. Metrograph
• 1/9-13:侯麦影展,配合安托万·德巴克(Antoine de Baecque)所撰《侯麦传》(Éric Rohmer: A Biography)出版,德巴克届时会出席放映,包括《午后之爱》(Chloe in the Afternoon,1972)、《慕德家一夜》(My Nightat Maud’s, 1969)、《绿光》(Le Rayon Vert, 1986)《克莱尔的膝盖》(Claire’sKnee, 1970)、《双姝奇缘》(Four Adventures of Reinette and Mirabelle, 1987)、《沙滩上的宝莲》(Paulineat the Beach, 1983)和《圆月映花都》(FullMoon in Paris, 1984)
• 1/14-18:斯皮尔伯格影展,配合影评人莫莉·哈斯克尔(Molly Haskell)新书发布(14号有签售会),包括《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1997)、《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 1987)、《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少数派报道》(MinorityReport, 2002)和《猫鼠游戏》(CatchMe if You Can, 2002)
• 1/19-23:派翠西亚·海史密斯(PatriciaHighsmith)小说改编电影系列,包括夏布洛尔(ClaudeChabrol)《意乱情迷》(The Cryof the Owl, 1987)、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火车怪客》(Strangerson a Train, 1951)、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天才瑞普利》(TheTalented Mr. Ripley, 1999)、雷内·克莱芒(René Clément)《怒海沉尸》(PurpleNoon, 1960)、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美国朋友》(TheAmerican Friend, 1977)和托德·海因斯《卡罗尔》(Carol,2015)
• 至三月:开幕系列(Welcometo Metrograph: A to Z),包括简·坎皮恩(Jame Campion)《淑女本色》(ThePortrait of a Lady, 1996)、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洛奇6:永远的拳王》(RockyBalboa, 2006)和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 2001)
7. Museumof Moving Image (MoMI)
• 12/11-4/23:【展览】马丁·斯科塞斯特展,将会放映斯科塞斯所有作品以及他主持修复的部分影片
• 12/30-1/8:策展人精选(Curators’ Choice)系列,包括伊斯拉•埃德尔曼(Ezra Edelman)《辛普森:美国制造》(O.J.:Made in America, 2016)和克尔斯滕·约翰逊(KirstenJohnson)《持摄像机的人》(Cameraperson,2016)等
• 1/4: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她》(Elle, 2016)放映以及于佩尔映后见面会
• 1/6-16:新片抢先看(First Look 2017)影展,包括开幕影片是枝裕和《比海更深》(Afterthe Storm, 2016)、菲利普·舍弗尼(Philip Scheffner)《共同海损》(Havarie, 2016)、安得利亚斯·霍瓦斯(Andreas Horvath)《赫尔穆特·贝格,演员》(Helmut Berger, Actor, 2015)、查理·林恩(Charlie Lyne)《恐怖本身》(FearItself, 2015)等多部少见新片
8. NitehawkCinema
• 1/6-28:午夜电影贾木许(Jarmuschat Midnite)系列,包括《神秘列车》(MysteryTrain, 1989)、《唯爱永生》(OnlyLovers Left Alive, 2014)、《鬼狗杀手》(Ghost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1999)和《地球之夜》(Night onEarth, 1991)
• 1/7-29:早午餐放映“始末相连”(The End Is the Beginning)专题,包括比利·怀德(Billy Wilder)《日落大道》(SunsetBoulevard, 1950)、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低俗小说》(PulpFiction, 1994)、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潘神的迷宫》(Pan’sLabyrinth, 2007)和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美国丽人》(AmericanBeauty, 1999)
9. 其他
• 1/13:日本协会(JapanSociety)每月经典系列放映大岛渚《战场上的快乐圣诞》(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 1983)35mm胶片版
• 1/25:哥大法国文化中心(MaisonFrançaise)放映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夜与雾》(Nightand Fog, 1955),电影史学家西尔维娅·林德贝格(Sylvie Lindeperg)将作映后分析【预告:2/16放映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Kieślowski)《两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1991),主演伊莲娜·雅各布(Irène Jacob)会出席映后谈,活动免费需提前RSVP】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精选
再见瓦城 | 玛纳卡玛纳 | 伯格曼的十年 | 春梦 | 小姐 | 恋人们 | 瓦伊达
宫崎骏 | 哈内克 | 戈达尔 | 路易·马勒 | 岩井俊二 | 大岛渚 | 今敏
原节子 | 乔治·米勒 | 是枝裕和 | 玛格丽特·杜拉斯 | 水瓶座 | 比海更深 | 各有少年时